幾年前的“3.15”消費者權益日,教育這一良心工程的話題曾被推至風口浪尖。
這一年,媒體曝光了龍某教育違規經營、師資山寨、亂像不斷的黑幕,號稱將要在A股上市的教育公司,為了在上市之前,達到2000個分校的目標,它加速鋪點,不斷擴張,最終被挖出30余城市教學點無辦學資格,師資薄弱,追求短期內收益等問題,在教育工程上急功近利令世人擔憂。
同年7月,北京青年報曝光了學某教育虛假宣傳擴張的背后黑幕,廣告宣傳含“水分”,聲稱的“一對一咨詢、一對一定制……”等宣傳內容根本很難做到;而培訓師資名不副實,號稱所有老師全部來自重點學校,擁有5年以上優秀教學經驗和3年以上個性化教育經驗,而事實并非如此,武漢中心一位老師大學畢業兩三年,從未在中小學任教,入職時甚至沒有查看畢業證、教師資格證等證書,沒有任何的筆試和面試,就直接簽訂了合同。
其實,一直以來,教育培訓機構始終是家長和學生密切關注的對象。
近二十多年來,國內教育培訓機構從無到有再到風起云涌,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無論是青少年的課業輔導、興趣養成,還是成人的技能培訓,教育培訓機構原本都是錦上添花的存在。
然而,隨著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一些“假”培訓機構不斷出現,讓原本平靜的市場變得變幻莫測。
互聯網+時代下,IT培訓機構市場在不斷發展,培養出眾多優秀人才的同時,一些“假”機構的出現也讓市場變得魚目混珠,雜亂無章,亂象叢生。
而亂象的背后無非是對經濟利益的競逐,當一些培訓機構將商業利益放到學生利益前面時,那么自熱就會出現上述曝光的情況。那么,造成的后果無非是往小了說,坑騙學員,損害學員權益;往大了說就是讓整個IT培訓界變得“烏煙瘴氣”,美好不再,是對整個互聯網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的不負責任。
但是,對大家來說,參加培訓機構依然是入行IT行業的重要選擇。尤其是一些跨行、跨專業等零基礎的學員。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坦然面對。在IT培訓市場亂象叢生的今天,大家怎樣做才能挑選到一家正規的培訓機構呢?
下面就為大家拆解“假”培訓機構的常用套路,以備不時之需!
套路一:廣告宣傳“簽合同,包就業、高薪資”
再好的培訓機構,也不能保障所有的學員全部高薪就業,況且培訓機構和企業是沒有合作關系的,推薦就業有可能,但是包就業是不可能的。所以,這種夸張的虛假廣告,一看就是忽悠。
套路二:打著面授旗號,實則視頻教學
一些“黑心”培訓機構往往對外宣稱面授教學,實則采用視頻教學,與在家看視頻自學沒有多少差別。好一點兒的會采用“總部面授,分校視頻同步教學”模式,而一些小的培訓機構甚至到處東拼西湊,網上下載別家培訓機構的視頻來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套路三:名師授課,虛晃一槍
在IT培訓市場,用名師打廣告的現象屢見不鮮,也不足為奇。但有些培訓機構看似很牛,因為他們擁有在軟件界大神級別的培訓老師,并且在自己官網上會有很醒目的照片和文字,同學們被老師的名聲吸引報了名,但來到機構上課后卻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別說大神講課了,有的同學整個培訓期間,連大神的面都沒見過,這不是打著名師的稱號唬人嘛。
套路四:聲稱招聘實習生,實則變相招生
大家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在招聘網站投遞了簡歷,往往會收到未投遞企業的電話,他們一般聲稱是技術公司,接受零基礎實習生。面試時,你就會發現先交錢再就業的“騙局”,其實這也是培訓機構的一種手段,很常見,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套路五:虛假定向實訓,IT公司與IT培訓機構互相勾結
有些培訓機構打著定向實訓的口號,和一些IT或是相關的培訓公司相互勾結。其實,有些只是走一種形式罷了,學員通過實訓根本學不到技術,或者只能學到淺顯的技術。畢業定向是沒問題,但是低待遇或是其他的原因會逼迫這些學生最終選擇離開的,都是浮云。
套路六:低價格,超值優惠,忽悠你沒商量
現在,有些培訓機構的培訓費已經降到了幾千元。培訓費用降低,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老師質量的下降和培訓時間的縮水,培訓效果很難保障,所以大家選擇培訓機構時切勿貪圖便宜。
IT培訓機構的出現是為了解決軟件開發技術飛速發展導致企業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可是,偏偏有部分培訓機構完全脫離正軌,為了賺錢,與本該有的教育觀念背道而馳,將整個IT培訓行業帶向完全偏向利益甚至畸形的狀態!各種坑蒙拐騙的手段層出不窮,虛假宣傳,害苦了一批又一批的想要學習想要成長的人。
所以,選擇培訓機構時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被騙。
曾經,有一個不靠譜的培訓機構擺在我面前,我努力掙脫,等到我逃離的時候早已筋疲力盡,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現在,機會來啦,動力節點——口口相傳的Java黃埔軍校,超九成學員來自口碑推薦,品牌實力有目共睹,歡迎大家前來考察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