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26 09:38:13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843次
真實世界對象具有共同的兩個特性:它們都有狀態和行為。狗有狀態(名字,顏色,品種,饑餓)和行為(叫,刨地,搖尾巴)。自行車也有狀態(當前的齒輪檔位,當前的腳踏板頻率,當前的速度)和行為(變速,變腳踏板速率,剎車)。識別真實世界對象的狀態和行為是開始按照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進行思考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java中的對象也具有它的狀態和行為,只不過需要我們自己抽象出來。簡單的來說就是模仿現實世界然后用語言創建出來。
比如電視機:
public class TV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funcion;
public TV(String name,String funcion){
this.name = name;
this.funcion =funcion;
}
public String getFuncion() {
return funcion;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etFuncion(String funcion) {
this.funcion = funcion;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TV{" +
"name='" + name + '\'' +
", funcion='" + funcion + '\'' +
'}';
}
}
簡單的創建了一個類,然后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個類實例化這個對象。
什么是類呢?類是具有相同屬性和服務的一組對象的集合。它為屬于該類的所有對象提供了統一的抽象描述,其內部包括屬性和服務兩個主要部分。在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中,類是一個獨立的程序單位,它應該有一個類名并包括屬性說明和服務說明兩個主要部分。
TV tv = new TV("海爾","開機");
這里面用TV這個類 實例化出來的對象 tv 。 我們一直所說的對象就是這個tv
TV tv = new TV("海爾","開機");
tv.setFuncion("關機");
tv.setName("華為");
set方法就是它的行為,屬性表示它有名字和功能這兩個屬性。
以上就是動力節點小編介紹的"Java對象是什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有疑問,請在線咨詢,有專業老師隨時為您服務。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