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09-30 15:27:39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1519次
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而JVM(Java Virtual Machine)則是Java虛擬機,是一種用于計算設備的規范。JVM垃圾收集算法是JVM和算法的完美結合,本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這些神奇的JVM垃圾收集算法。
1.標記-清除算法
標記-清除算法分為兩個階段:
· 標記階段:標記可以被回收的對象;
· 清除階段:回收被標記的對象內存;
標記-清除算法時最基礎的算法,因為后面提到的垃圾回收算法都是基于此算法的基礎上面改造的,標記-清除算法的執行過程如下:
標記-清除算法主要有兩個缺點:一是標記和清除的效率都不高;二是如上圖所示,在標記清除可回收的對象空間后,會產生大量不連續的內存碎片,碎片太多可能會導致后續沒有足夠的內存分配給較大的對象,從而導致觸發新一輪的垃圾收集動作。
2.復制算法
為了解決標記-清除算法帶來的內存碎片的問題,于是提出了復制算法。復制算法把內存空間劃分為大小相等的兩塊,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塊,然后再把另一塊內存空間清理掉:
復制算法存在著復制效率低的不足,并且如果不想浪費 50% 空間內存,則需要提供額外的空間擔保,以應對被使用的內存中所有的對象都 100% 存活的極端情況。
3.標記-整理算法
復制算法一般不使用在老年代,因為在老年代中,大部分的對象的存活率比較高,選擇復制算法就會導致過多的復制操作,導致效率變低。同時也不采用標記-清除算法,因為會產生過多的內存碎片,導致容易觸發新的一輪垃圾回收動作。于是出現了一種標記-整理算法(標記-壓縮算法)。標記-整理算法與標記-清除算法不同的是,在標記完內存中的對象以后,把存活下來的對象壓縮到內存的一端,使得他們緊湊地排序在一起,然后對存活對象邊界外的對象進行回收。
4.分代收集算法
分代收集算法會結合不同的多種垃圾算法來處理不同的空間,因此在學習分代收集算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 Java 堆的空間劃分。Java 堆被劃分為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和老年代(Tenured Generation),而新生代又被細分為 Eden 空間、From Survivor 空間和 To Survivor 空間。因為在 Java 堆里面,大部分對象都是"朝生夕滅",只有少數的對象的生命周期比較長,甚至有的對象的生命周期和虛擬機的生命周期一樣長,對不同對象地生命周期采用不同的垃圾收集算法,這就是分代收集的概念。
以上就是對JVM垃圾收集算法的完整介紹,想必也足以讓大家領略到JVM垃圾收集算法的魅力所在,當然,這只是JVM垃圾收集算法的一個很小的體現方式,在本站的Java數據結構與算法實戰教程中還有更多神奇的算法等你來一探究竟!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