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10-19 17:50:27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1419次
面向對象(Object Oriented)作為目前最流行的軟件開發方法之一,是每個從事軟件開發相關行業的人員所必須掌握的。面向對象是一種對現實世界理解和抽象的方法,是計算機編程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產物。本文我們就和大家一起從面向對象基本概念來了解和學習面向對象。
對象的含義是指具體的某一個事物,即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對象所指的是計算機系統中的某一個成分。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對象包含兩個含義,其中一個是數據,另外一個是動作。對象則是數據和動作的結合體。對象不僅能夠進行操作,同時還能夠及時記錄下操作結果。
方法是指對象能夠進行的操作,方法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函數。方法是類中的定義函數,其具體的作用就是對對象進行描述操作。
繼承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層次模型,這種層次模型能夠被重用。層次結構的上層具有通用性,但是下層結構則具有特殊性。在繼承的過程中類則可以從最頂層的部分繼承一些方法和變量。類除了可以繼承以外同時還能夠進行修改或者添加。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這里舉一個例子,當類X繼承了類Y后,此時的類X則是一個派生類,而類Y屬于一個基類。 繼承是從一般演繹到特殊的過程,可以減少知識表示的冗余內容,知識庫的維護和修正都非常方便。更有利于衍生復雜的系統。
類是具有相同特性(數據元素)和行為(功能)的對象的抽象。因此,對象的抽象是類,類的具體化就是對象,也可以說類的實例是對象,類實際上就是一種數據類型。類具有屬性,它是對象的狀態的抽象,用數據結構來描述類的屬性。類具有操作,它是對象的行為的抽象,用操作名和實現該操作的方法來描述。 類映射的每一個對象都具有這些數據和操作方法,類的繼承具有層次性和結構性,高層次對象封裝復雜行為,具體細節對該層次知識保持透明,可以減小問題求解的復雜度。
封裝是將數據和代碼捆綁到一起,對象的某些數據和代碼可以是私有的,不能被外界訪問,以此實現對數據和代碼不同級別的訪問權限。防止了程序相互依賴性而帶來的變動影響,面向對象的封裝比傳統語言的封裝更為清晰、更為有力。有效實現了兩個目標:對數據和行為的包裝和信息隱藏。
多態是指不同事物具有不同表現形式的能力。多態機制使具有不同內部結構的對象可以共享相同的外部接口,通過這種方式減少代碼的復雜度。一個接口,多種方式。
動態綁定指的是將一個過程調用與相應代碼鏈接起來的行為。動態綁定是指與給定的過程調用相關聯的代碼只有在運行期才可知的一種綁定,它是多態實現的具體形式。
消息傳遞:對象之間需要相互溝通,溝通的途徑就是對象之間收發信息。消息內容包括接收消息的對象的標識,需要調用的函數的標識,以及必要的信息。消息傳遞的概念使得對現實世界的描述更容易。
總而言之,面向對象的方法就是利用抽象、封裝等機制,借助于對象、類、繼承、消息傳遞等概念進行軟件系統構造的軟件開發方法。對于一些專業術語的概念這一塊,動力節點可以說拿捏的死死的,在本站的Java基礎教程中都有很好的詮釋。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