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10-20 17:48:50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2559次
數組對象就是數組里的每個元素都是類的對象,賦值時先定義對象,然后將對象直接賦給數組就行了。對象是人們要進行研究的任何事物,從最簡單的整數到復雜的飛機等均可看作對象,它不僅能表示具體的事物,還能表示抽象的規則、計劃或事件。下面為大家介紹14種數組對象方法。
1.concat() 連接數組 / 為數組添加元素
arrayObject.concat(arrayObject,arrayX,......,arrayX)
返回新數組,不改變原數組
arrayX為數組,則返回[arrayObject,arrayX]
arrayX為數組對象,則返回添加了對象的新數組
2.join() 將數組轉為字符串
arrayObject.join("separator")
不改變原數組
字符串以separator分割,不添加參數,默認以逗號分割
3.push() 向數組末尾添加元素
arrayObject.push(newelement1,newelement2,....,newelementX)
改變原數組
使用后會改變數組長度
4.pop() 獲取數組最后一位
arrayObject.pop()
改變原數組
刪除數組最后一個元素,數組長度-1,返回刪除的元素的值
如果數組已為空,則數組不改變,返回undefined
5.unshift() 向數組開頭添加元素
arrayObject.unshift(newelement1,newelement2,....,newelementX)
改變原數組,IE不支持
6.shift() 獲取數組第一位
arrayObject.shift()
改變原數組
刪除原數組第一位
返回被刪除的第一個元素的值
7.reverse() 顛倒順序
arrayObject.reverse()
改變原數組
8.sort() 排序
arrayObject.sort(function)
改變原數組
function規定排序順序,可選
不指定function按照字符編碼排序
9.slice() 截取
arrayObject.slice(start,end)
不改變原數組
返回有截取內容的子數組
start:從第幾個開始,負值則從倒數第幾個開始
end:到底幾個結束,負值則至倒數第幾個結束,不填寫默認從start到數組結束
正值時0位第一位,負值時-1為第一位
前包后不包
10.splice() 刪除 / 添加 / 替換
arrayObject.splice(index,howmany,item1,.....,itemX)
改變原數組
index:必填,起始元素下標,可為負
howmany:必填,操作的元素數量,為0則不會刪除
item:可選,添加的項目
11.toString() 數組轉字符串
arrayObject.toString()
將數組轉為字符串,并返回字符串,元素以逗號分隔
12.toLocaleString() 轉為本地字符串
arrayObject.toLocaleString()
本地字符串,時間及數值類型為本地形式
13.valueOf()
arrayObject.valueOf()
后臺自動調用
返回數組對象的原始值
14.toSource()
object.toSource()
后臺自動調用
返回該對象的源代碼
上面介紹了14種數組對象方法,你掌握了嗎?學會了嗎?如果沒有掌握,或者想了解更多的數組相關的知識可以觀看本站的Java零基礎入門教程,讓你自由徜徉在數組的世界里,攻克各種數組難題!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