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一直流傳互聯網大佬都是編程高手的傳說,比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騰迅創始人馬化騰、新浪創始人王志東、網易創始人丁磊、360創始人周鴻祎,沒錯,他們都有共同的職業起點——程序員!不過,這些互聯網大佬究竟有多牛?動力節點Java老師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
編程1.0時代的“IT英雄”
80年代末,22歲的求伯君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帶著八張寫有打印驅動軟件磁盤來到北京,順利進入了當時頗有名望的四通公司,在四通工作時,他認識了香港金山公司的老板張旋龍,后者很欣賞他精妙的編程技巧。
求伯君在寂寞中完成了由十幾萬行代碼寫就的WPS。在鍵盤上敲下zui后一行代碼時,他沒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任何一個產品,做成功以后,不會有什么感想,所謂感想都是后來總結出來的。”
雖非“十年寒窗無人問,”但確是“一舉成名天下知。”金山WPS在市場迅速取得了成功,并很快引來一批模仿者,這其中的“佼佼者”是雷軍。
“求伯君就是我們的明天。”
雷軍發出了這樣的宣言,然后在求伯君的授權下,牽頭在北京成立了金山開發部,為WPS漢卡提供技術支持,并開始規劃金山未來三至五年的產品路線圖。這個開發部設在香港四通總經理李文俊的一所私宅里,租金是每月幾千元。
雷軍開始打造他的明星級團隊,由于他之前在程序員的圈子里已有了一定的名氣,很多同行紛紛慕名而來,20多名程序高手云集他的麾下。
談及自己對程序人生的看法,雷軍表示,20年前,我是一個程序員,一個軟件工程師,到今天依然是。
“我愛編程這個工作,可以肯定我會干上一輩子。雖然我沒有打算一生只干這一件事。”
網絡程序員的接棒者
1995年周鴻祎研究生畢業,當時很多人想去深圳,那邊銀行也答應給他“鐵飯碗”;當時他想去北大方正,可北大方正給他開的工資是800塊錢,而且必須從低級的程序員做起,他毅然選擇了方正。
程序員的工作無比枯燥乏味,為此有不少年輕的同事覺得工作重復、瑣碎、沒意思。一些程序員,有的經常打游戲、看DVD;要么就坐不住,頂多編一個小時就得出去透透風,吸根煙,到處走一走,玩一會兒。而且編程的時候經常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如果有人在旁邊玩游戲、看電影,總會忍不住瞄一眼。
周鴻祎原本也是一個坐不住的人,但為了鍛煉韌性和毅力,找個10000以內的素數表,把它們全都抄下來,然后再檢查三遍,達到不間斷地完成這一工作為止。后來他在編程的時候,比誰都能坐得住,他坐在那里,就像屁股上被釘住了,除了吃飯打水,可以十個小時一動不動,別人玩,他可以熟視無睹。他不斷地編自己的程序,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更熟練地掌握各種數據接口的調試和數據調用的應用。通過大量的實踐,慢慢培養對產品、對商業的感覺。
他悟到:沒有寫過十萬行代碼,就別奢談做大項目。他當時就立下目標:自己要寫十年程序。
和數字死磕到底。
網易公司的出現是廣州Internet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為了探求網易發展方向而整天冥思苦想的丁磊在發現Hotmail的時候,眼睛豁地亮了起來。網易準備借10萬美元買一套Hotmail系統,在中國建免費郵箱站點。Hotmail先說不賣,后來答復280萬美元一套,另外加收每小時2000美元的安裝費。于是,丁磊找來自己的伙伴陳磊華研究Hotmail的結構,兩個人最后決定自己做。一個月下來,他們倆的知識大增。幾個伙伴經常為一個技術上的突破興奮得手舞足蹈。
一邊開發免費電子郵箱,一邊想域名。丁磊認定免費電子郵箱要想成功一定得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域名才行。怎樣的域名才好記?丁磊幾乎天天都在想這個問題。凌晨2點,丁磊突然想到可以用數字表示域名,中國數字的發音特別干脆,而且163、169在中國已經具有了指向Chinanet和電信局以及Internet的含義,上網的人每天都要撥163,對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想到這,丁磊從床上跳了起來,撥163上網,查詢了一下163.net和163.com這兩個域名,謝天謝地,還沒有被注冊。注冊下這兩個域名,丁磊又去睡覺,卻怎么睡也睡不著了,他越想越美,就又從床上跳起來一口氣注冊了188.net、188.com、166.net、166.com、126.net、126.com等一大串域名。
曾經我和pony一起寫代碼
2015年8月網上曝光馬化騰16年前在大年初六寫的代碼。按時間推算,1971年出生的馬化騰,16年前還是一個28歲的小伙。而騰訊公司是在1998年成立,也就是說這條代碼還是在騰訊成立不久時他寫下的。
你說你天天寫代碼會有女孩子喜歡你么?不過Pony現在的老婆也是當初通過QQ聊天而相識,碼農們看到如此勵志的愛情版本不知作何感想呢?
Pony寫代碼的水平究竟有多牛?網上有這么一個段子供大家體悟。
當時我們5個人擠在一個只有四個位置的房間里,埋頭開發,用C++。有人當時負責寫我的一個通訊模塊,我有一個bug,他弄了兩天,沒有一點進展,這孫子不知恥后勇,居然下樓去買東西吃。他剛出門,一個眼鏡男就坐到電腦面前,看了看我,輕輕一笑,給我修改了幾個代碼。那買東西吃的孫子回來發現我的BUG居然弄好了,而那個眼鏡男光著膀子,在陽臺上捧著一瓶啤酒,冷峻說道:已經幫你弄好了。
編程從娃娃抓起
話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總會有一個更偉大的男人,具體到小扎童鞋身上,站在他身后的就是——他的父親愛德華•扎克伯格。
這位牙醫老爸在培養兒子對電腦的興趣方面,功不可沒。
據說,在馬克•扎克伯格出生的那一年,愛德華就購買了他的第一臺電腦,成為世界上第一批擁有個人電腦的人,而他的孩子們小時候都是在診所長大,這給孩子們了解和接觸電腦提供了良好條件。
小扎老爸回憶說,他起初只是認為兒子對電腦附帶的一個編程磁盤感興趣,于是就告訴了兒子一些相關常識,沒想到,從那之后小扎童鞋就迷上了電腦。10歲左右,小扎因為游戲開始對編程感興趣。牙醫老爸“扔”了本編程的書給兒子,然后就任其自由發展。
因為熱愛電子游戲,他開始琢磨怎么能制作出更好的游戲,這是他編程的開始,“客觀地說,我編寫的那些游戲很糟糕,但當它是你自己的游戲,玩兒的時候會有一種滿足感。”
于是,小扎童鞋就——自!學!成!才(財)!
其實,小扎童鞋的前輩“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先生是13歲開始學編程滴!
還是有不懂代碼的互聯網大佬的
馬云根本不懂編程,他第一次使用計算機的時候已經過了30歲。
如今,馬云的身價達到225億美元,但直到30歲時他還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在接受采訪時,馬云說自己參加過三次高考,申請過超過30份不同的工作,包括肯德基餐廳服務員,但都被拒絕了。
31歲時,馬云創建了他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中國黃頁。這家公司在存續的3年內共獲得大約80萬美元的收入。
35歲時,馬云創建了阿里巴巴。與亞馬遜類似,阿里巴巴在前三年沒有任何利潤,但后來的故事眾所周知。
我完全不懂技術,更不知道寫代碼;所以我很景仰尊重敬畏技術人員,在阿里從來不敢和技術人才吵架。我這個不懂技術的CEO,成了技術產品研發后的測試體驗者。——馬云
這個世界上的用力跑步的B其實很多,往北走,他就叫NB,往南走,就變SB了。
而馬云,雖然他不懂代碼,但是他能告訴你哪里才是通往NB方向的人,同時讓所有人都相信這件事并為之努力,并且無限接近NB。
結語
動力節點的Java老師認為,所謂技多不壓身,懂編程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更多Java培訓,Java視頻,Java教程盡在動力節點Java培訓,關注動力節點官方微信,獲得一手Java全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