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對程序員的認識更多是從電影里面的黑客得出一些印象,所謂的程序員一定要無所不能,上能開發軟件,下能修電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真地想過究竟什么樣的人更適合做程序猿?
接下來,動力節點來為大家盤點一下程序員的幾大特征,大家對號入座,看看有沒有中槍?
(1).有一顆做程序的心。
做過程序的人都明白,明天絕大部分的時間消耗在和電腦對話中,一天8個小時盯著電腦是家常便飯,說到這里很多國內的程序員肯定有不同的意見,一天盯著電腦的時間何止8個小時啊,10+的大有人在。首先能經得住這樣的考驗,這在程序圈里俗稱的一句話:看看這人有沒有這樣的定力。這是基本的條件,和你懂不懂復雜的算法,能不能寫出漂亮的代碼完全沒有關系,就是能不能坐住,這是硬件條件,沒有對程序的興趣。這點很難做到的。
(2)好奇心,求知欲。
程序員更多的時間的不是一直在不停的寫代碼,而是大量的閱讀前人的出色的代碼,了解開源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一個工程動不動就是成千上萬個文件,更不要說代碼的行數了,面對這浩瀚的代碼,沒有鉆研的精神以及發自內心的好奇心,是很難做的很深入的,做程序很忌諱的就是淺嘗輒止。
(3).良好的習慣,程序畢竟是很多的規則組成的,寫出漂亮的程序的,質量高的代碼需要遵守無數個規范練就的,天馬行空的思維是可以有的,但是良好的編程規范還是要遵守的,編程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思維要求無限的擴散,但是在代碼上需要遵守各種各樣的規范,才能搞出質量高的代碼,這也就是為什么普通的程序員很多,但是真的高手少的可憐的原因。
說了這么多,自己適合不適合做一個程序員,或者有沒有成為大牛程序員的潛質,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對應下,有句大實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幫能玩在一起在很多層面都是有很大的相通之處的。
關注動力節點官方微信《動力節點Java學院》,更多好玩有趣的一手資訊盡在動力節點公眾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