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2-14 16:52:23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1869次
AJAX 是一種用于創建快速動態網頁的技術。它可以令開發者只向服務器獲取數據(而不是圖片,HTML文檔等資源),互聯網資源的傳輸變得前所未有的輕量級和純粹,這激發了廣大開發者的創造力,使各式各樣功能強大的網絡站點,和互聯網應用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不斷帶給人驚喜。
一、什么是AJAX
Ajax是一種異步請求數據的web開發技術,對于改善用戶的體驗和頁面性能很有幫助。簡單地說,在不需要重新刷新頁面的情況下,Ajax 通過異步請求加載后臺數據,并在網頁上呈現出來。常見運用場景有表單驗證是否登入成功、百度搜索下拉框提示和快遞單號查詢等等。
Ajax的目的是提高用戶體驗,較少網絡數據的傳輸量。同時,由于AJAX請求獲取的是數據而不是HTML文檔,因此它也節省了網絡帶寬,讓互聯網用戶的網絡沖浪體驗變得更加順暢。
二、AJAX原理是什么
Ajax相當于在用戶和服務器之間加了一個中間層,使用戶操作與服務器響應異步化。并不是所有的用戶請求都提交給服務器,像一些數據驗證和數據處理等都交給Ajax引擎自己來做,只有確定需要從服務器讀取新數據時再由Ajax引擎代為向服務器提交請求。
Ajax的原理簡單來說通過XmlHttpRequest對象來向服務器發送異步請求,從服務器獲得數據,然后用JavaScript來操作DOM而更新頁面。這其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從服務器獲得請求數據。要清楚這個過程和原理,我們必須對 XMLHttpRequest有所了解。
XMLHttpRequest是ajax的核心機制,它是在IE5中首先引入的,是一種支持異步請求的技術。簡單的說,也就是JavaScript可以及時向服務器提出請求和處理響應,而不阻塞用戶。達到無刷新的效果。
三、AJAX的使用
1. 創建Ajax核心對象XMLHttpRequest(記得考慮兼容性)
let xhr = null;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兼容 IE7+, 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兼容 IE6, IE5
xhr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2. 向服務器發送請求
xhr.open(method, url, async);
send(string);//`POST`請求時才使用字符串參數,否則不用帶參數。
注意:POST請求一定要設置請求頭的格式內容
xhr.open("`POST`", "test.html", true);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xhr.send("fname=Henry&lname=Ford"); //`POST`請求參數放在send里面,即請求體
一個Promise對象實現的 Ajax 操作的例子:
const getJSON = function(url) {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const handler = function() {
if (this.readyState !== 4) {
return;
}
if (this.status === 200) {
resolve(this.response);
} else {
reject(new Error(this.statusText));
}
};
const client = new XMLHttpRequest();
client.open("GET", url);
client.onreadystatechange = handler;
client.responseType = "json";
client.setRequestHeader("Accept", "application/json");
client.send();
});
return promise;
};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json) {
console.log('Contents: ' + json);
}, function(error) {
console.error('出錯了', error);
});
3. 服務器響應處理(區分同步跟異步兩種情況)
responseText 獲得字符串形式的響應數據。
responseXML 獲得XML 形式的響應數據。
同步處理
xhr.open("`GET`","info.txt",false);
xhr.send();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innerHTML = xhr.responseText; //獲取數據直接顯示在頁面上
異步處理(推薦)
相對來說比較復雜,要在請求狀態改變事件中處理。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innerHTML = xhr.responseText;
}
}
什么是readyState?
readyState是XMLHttpRequest對象的一個屬性,用來標識當前XMLHttpRequest對象處于什么狀態。
readyState總共有5個狀態值,分別為0~4,每個值代表了不同的含義:
0:未初始化 — 尚未調用.open()方法;
1:啟動 — 已經調用.open()方法,但尚未調用.send()方法;
2:發送 — 已經調用.send()方法,但尚未接收到響應;
3:接收 — 已經接收到部分響應數據;
4:完成 — 已經接收到全部響應數據,而且已經可以在客戶端使用了;
什么是status?
HTTP狀態碼(status)由三個十進制數字組成,第一個十進制數字定義了狀態碼的類型,后兩個數字沒有分類的作用。HTTP狀態碼共分為5種類型:
1xx(臨時響應):表示臨時響應并需要請求者繼續執行操作的狀態碼。
2xx(成功):表示成功處理了請求的狀態碼。
3xx(重定向):表示要完成請求,需要進一步操作。通常,這些狀態代碼用來重定向。
4xx(請求錯誤):這些狀態碼表示請求可能出錯,妨礙了服務器的處理。
5xx(服務器錯誤):這些狀態碼表示服務器在嘗試處理請求時發生內部錯誤。這些錯誤可能是服務器本身的錯誤,而不是請求出錯。
常見的狀態碼
僅記錄在 RFC2616 上的 HTTP 狀態碼就達 40 種,若再加上 WebDAV(RFC4918、5842)和附加 HTTP 狀態碼 (RFC6585)等擴展,數量就達 60 余種。接下來,我們就介紹一下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狀態碼。
以上就是“ajax的原理以及常見面試題整理”,你能回答上來嗎?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Java面試題相關內容,可以關注動力節點Java官網。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