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05-27 16:23:34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2136次
由static修飾的變量稱為靜態變量,其實質上就是一個全局變量。如果某個內容是被所有對象所共享,那么該內容就應該用靜態修飾;沒有被靜態修飾的內容,其實是屬于對象的特殊描述。
不同的對象的實例變量將被分配不同的內存空間,如果類中的成員變量有類變量,那么所有對象的這個類變量都分配給相同的一處內存,改變其中一個對象的這個類變量會影響其他對象的這個類變量,也就是說對象共享類變量。
1.兩個變量的生命周期不同
2.調用方式不同
3.別名不同
4.數據存儲位置不同
特點:
弊端:
1.有些數據是對象特有的數據,是不可以被靜態修飾的。因為那樣的話,特有數據會變成對象的共享數據。這樣對事物的描述就出了問題。所以,在定義靜態時,必須要明確,這個數據是否是被對象所共享的。
2.靜態方法只能訪問靜態成員,不可以訪問非靜態成員。
因為靜態方法加載時,優先于對象存在,所以沒有辦法訪問對象中的成員。
3.靜態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super關鍵字。
因為this代表對象,而靜態在時,有可能沒有對象,所以this無法使用。
什么時候定義靜態成員呢?或者說:定義成員時,到底需不需要被靜態修飾呢?
成員分兩種:
1.成員變量。(數據共享時靜態化)
該成員變量的數據是否是所有對象都一樣:
如果是,那么該變量需要被靜態修飾,因為是共享的數據。
如果不是,那么就說這是對象的特有數據,要存儲到對象中。
2.成員函數。(方法中沒有調用特有數據時就定義成靜態)
如果判斷成員函數是否需要被靜態修飾呢?
只要參考,該函數內是否訪問了對象中的特有數據:
如果有訪問特有數據,那方法不能被靜態修飾。
如果沒有訪問過特有數據,那么這個方法需要被靜態修飾。
1.成員變量所屬于對象。所以也稱為實例變量。
2.成員變量存在于堆內存中。
3.成員變量隨著對象創建而存在。隨著對象被回收而消失。
4.成員變量只能被對象所調用。
以上就是動力節點java培訓機構的小編針對“Java編程語言,Java成員變量與類變量的區別”的內容進行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疑問,請在線咨詢,有專業老師隨時為你服務。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