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01 10:10:26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1598次
如果一上來就堆一堆概念,小白會哭,老板會“累”。
先說一下它的應用場景:我們都知道,我們在編譯器中寫的代碼往往是寫->編譯->運行。細心的人知道,如果我們構建代碼,會生成對應的代碼Class文件,然后將生成的class文件通過類加載器加載到JVM中。
也就是如果我的代碼編譯運行,就會生成類對象后面的代碼“死”。有時程序編譯運行后,我們需要動態獲取編譯后的對象。這時候Java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反射
Java是靜態語言,但通過反射機制變成了準動態語言
運行時需要判斷一個對象所屬的類
運行時需要判斷一個類的成員變量和方法
您需要在運行時獲取通用信息
您需要在運行時構造一個類對象
在運行時調用任何對象的成員變量和方法
在運行時處理注釋
生成動態代理
經過上面的Java反射機制實例簡單了解,我們再把反射的概念簡化一下,明確一下:
反射機制允許程序在執行過程中借助反射API獲取任何類的內部信息,并且可以操作任何對象的內部屬性和方法。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