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06-05 15:46:51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2098次
Java多線程教程,Java支持多線程編程,因此用Java編寫的應用程序可以同時執行多個任務。Java的多線程機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用戶只需關注程序細節的實現,而不用擔心后臺的多任務系統。本文將為大家講解有關Java多線程的基礎知識,主要內容有多線程的概念、創建、優勢和生命周期。
在早期的計算機中時沒有操作系統的,計算機開啟后只能執行一個程序,直到結束。操作系統的出現使得計算機可以同時執行多個程序,操作系統為每個程序分配不同的進程,每個進程擁有獨立的句柄、資源等,使得計算機可以同時執行多個程序。但是進程的創建和銷毀耗費的代價太大,因此衍生出線程的概念。允許在一個進程中創建多個線程,這些線程共享進程的資源,并且每個線程擁有自己獨立的程序計數器、線程局部變量等資源。線程也被稱為進程的輕量型運動實體。
1.繼承Thread類創建線程類
通過繼承Thread類創建線程類的具體步驟和具體代碼如下:
定義一個繼承Thread類的子類,并重寫該類的run()方法;
創建Thread子類的實例,即創建了線程對象;
調用該線程對象的start()方法啟動線程。
class SomeThead extends Thraad{
public void run(){
//do something her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SomeThread oneThread=new SomeThread();
步驟3:啟動多線程:
oneThread.start();
}
2.實現Runnable接口創建線程類
通過實現Runnable接口創建線程類的具體步驟和具體代碼如下:
定義Runnable接口的實現類,并重寫該接口的run()方法;
創建Runnable實現類的實例,并以此實例作為Thread的target對象,即該Thread對象才是真正的線程對象。
class Some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do something here
}
}
Runnable oneRunnable=new SomeRunnable();
Thread oneThread=new Thread(oneRunnable);
oneThread.start();
3.通過Callable和Future創建線程
通過Callable和Future創建線程的具體步驟和具體代碼如下:
創建Callable接口的實現類,并實現call()方法,該call()方法將作為線程執行體,并且有返回值。
創建Callable實現類的實例,使用FutureTask類來包裝Callable對象,該FutureTask對象封裝了該Callable對象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
使用FutureTask對象作為Thread對象的target創建并啟動新線程。
調用FutureTask對象的get()方法來獲得子線程執行結束后的返回值其中,Callable接口(也只有一個方法)定義如下:
public interface Callable{
V call()throws Exception;
}
步驟1:創建實現Callable接口的類SomeCallable(略);
步驟2:創建一個類對象:
Callable oneCallable=new SomeCallable();
步驟3:由Callable創建一個FutureTask對象:
FutureTask oneTask=new FutureTask(oneCallable);
注釋:FutureTask是一個包裝器,它通過接受Callable來創建,它同時實現了Future和Runnable接口。
步驟4:由FutureTask創建一個Thread對象:
Thread oneThread=new Thread(oneTask);
步驟5:啟動線程:
oneThread.start();
多線程的出現帶來很多的好處:
1.新建狀態
用new關鍵字和Thread類或其子類建立一個線程對象后,該線程對象就處于新生狀態。處于新生狀態的線程有自己的內存空間,通過調用start方法進入就緒狀態(runnable)。
注意:不能對已經啟動的線程再次調用start()方法,否則會出現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異常。
2.就緒狀態
處于就緒狀態的線程已經具備了運行條件,但還沒有分配到CPU,處于線程就緒隊列(盡管是采用隊列形式,事實上,把它稱為可運行池而不是可運行隊列。因為cpu的調度不一定是按照先進先出的順序來調度的),等待系統為其分配CPU。等待狀態并不是執行狀態,當系統選定一個等待執行的Thread對象后,它就會從等待執行狀態進入執行狀態,系統挑選的動作稱之為“cpu調度”。一旦獲得CPU,線程就進入運行狀態并自動調用自己的run方法。
提示:如果希望子線程調用start()方法后立即執行,可以使用Thread.sleep()方式使主線程睡眠一伙兒,轉去執行子線程。
3.運行狀態
處于運行狀態的線程最為復雜,它可以變為阻塞狀態、就緒狀態和死亡狀態。
處于就緒狀態的線程,如果獲得了cpu的調度,就會從就緒狀態變為運行狀態,執行run()方法中的任務。如果該線程失去了cpu資源,就會又從運行狀態變為就緒狀態。重新等待系統分配資源。也可以對在運行狀態的線程調用yield()方法,它就會讓出cpu資源,再次變為就緒狀態。
注:當發生如下情況是,線程會從運行狀態變為阻塞狀態:
①線程調用sleep方法主動放棄所占用的系統資源
②線程調用一個阻塞式IO方法,在該方法返回之前,該線程被阻塞
③線程試圖獲得一個同步監視器,但更改同步監視器正被其他線程所持有
④線程在等待某個通知(notify)
⑤程序調用了線程的suspend方法將線程掛起。不過該方法容易導致死鎖,所以程序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該方法。
當線程的run()方法執行完,或者被強制性地終止,例如出現異常,或者調用了stop()、desyory()方法等等,就會從運行狀態轉變為死亡狀態。
4.阻塞狀態
處于運行狀態的線程在某些情況下,如執行了sleep(睡眠)方法,或等待I/O設備等資源,將讓出CPU并暫時停止自己的運行,進入阻塞狀態。在阻塞狀態的線程不能進入就緒隊列。只有當引起阻塞的原因消除時,如睡眠時間已到,或等待的I/O設備空閑下來,線程便轉入就緒狀態,重新到就緒隊列中排隊等待,被系統選中后從原來停止的位置開始繼續運行。有三種方法可以暫停Threads執行:
5.死亡狀態
當線程的run()方法執行完,或者被強制性地終止,就認為它死去。這個線程對象也許是活的,但是,它已經不是一個單獨執行的線程。線程一旦死亡,就不能復生。如果在一個死去的線程上調用start()方法,會拋出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異常。
以上就是動力節點java培訓機構的小編針對“Java多線程教程之基礎知識講解”的內容進行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疑問,請在線咨詢,有專業老師隨時為你服務。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